春风化雨润新芽
作者:刘利娜,指导教师:陈思佳
2023年9月,南阳的蝉鸣正烈,我捏着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,指尖被汗渍洇湿了边角。父亲在工地摔断的右腿还打着石膏,母亲在菜市场卖菜的收入刚够全家开销,抽屉里攒着的七张贫困证明,像七片压在心头的云。直到班主任打来电话:“国家有完善的资助政策,别担心,安心准备报到。”那一刻,我才敢让眼泪落下来——那是对未来的忐忑,更是对希望的滚烫期待。
一、春芽破土:政策甘霖浇灌求学路
开学那段时间,辅导员发下《学生资助政策手册》,助学贷款、国家助学金、校内勤工俭学岗位……密密麻麻的文字里,我找到了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”的申请流程。在村支书的帮助下,我带着盖好公章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走进县资助中心,工作人员耐心指导我填写表格,最后笑着说:“姑娘,好好学本事,以后帮更多人。”这句话像一粒种子,埋进了我刚入学的心田。
很快,国家助学金打进了银行卡。这笔钱对别人来说或许只是零花钱,对我家却是父亲的药费、妹妹的学费,更是我走进解剖实验室、握住助产模拟教具的“入场券”。课堂上,我第一次穿上白大褂,胸前的‘南医’在灯光下闪闪发亮,忽然想起资助政策宣传页上的那句话: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。”原来,党和政府的关怀,真的能变成托举梦想的手掌。
二、拔节生长:带着温暖传递温暖
大一下学期,我申请了校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岗位。整理书架时,常看见角落里坐着头发花白的老教师,戴着老花镜认真做笔记——他们让我想起在村卫生室工作的姑姑,一辈子扎根基层,用银针和草药守护乡亲健康。这份工作不仅减轻了我的生活压力,更让我懂得:接受帮助不是终点,而是传递温暖的起点。
2024年春天,学校组织“资助政策宣讲团”,我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。在南阳某中学的宣讲会上,我说起自己的助学金如何让我安心备考,说起助学贷款办理时“一站式”服务的便捷,台下有个扎马尾的女生红了眼眶。后来她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:“姐姐,我爸爸去年车祸,我以为要辍学了……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在帮我们。”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资助政策的温度,是从一个人手心传到另一个人手心的热。
去年冬天,我用勤工俭学攒下的钱给家里买了台取暖器。母亲在视频里抹着眼角说:“咱要记着国家的好,以后当护士了,对病人更要上心。”她不知道,我早已在实训课上暗自发誓:要像南丁格尔那样,用专业和爱心守护每一个新生命,就像党和政府守护着千万个像我这样的学子。
三、根系深扎:诚信感恩是成长的沃土
去年申请续贷时,我特意在“诚信承诺书”上多停留了几分钟。想起辅导员在班会上说过:“资助是信任,诚信是责任。”每一笔助学金、每一年的助学贷款,都是国家对我们的“投资”,这份信任比金钱更珍贵。我开始主动学习征信知识,在班级群里分享按时还款的重要性;参加“诚信感恩”主题演讲时,我用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:“接受帮助不可耻,心怀感恩、努力成长,才是对这份善意最好的回应。”
上年暑假,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习,遇到一位带着早产儿来复查的母亲。闲聊中得知她曾因学费问题差点放弃助产士资格证考试,是国家“雨露计划”帮她渡过难关。“现在我能自己接生孩子了,”她摸着婴儿柔软的小手说,“就像当年资助政策接住了我。”那一刻,我忽然懂得,党和政府的教育资助政策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输血”,而是在千万个家庭中种下“自强”的种子——让暂时困顿的生命,在爱与信任的土壤里,长出向上的勇气。
四、向阳花开:把感恩化作前行的力量
此刻坐在教室里,看着课本上的“助产学”,想起实习时第一次听见新生儿啼哭的场景。助产士的手,是托起生命的第一双手;而资助政策,是托起我们梦想的第一双手。国家开发银行的助学贷款合同上,“诚实守信、按期还款”的条款格外醒目,这不仅是法律约束,更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——就像蒲公英的种子,被风吹向远方,终会在落地处生根发芽,开出新的花。
去年冬天,妹妹在作文里写:“姐姐说,她的白大褂是国家‘买’的,所以她要把白大褂洗得特别干净,就像国家对我们的心一样纯粹。”孩子的话或许稚嫩,却道破了最朴素的真理:当我们被阳光照耀过,就有责任成为别人的光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说“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”,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”,全国教育大会更是把“健全学生资助制度”作为重要内容。这些宏大的政策,落在每个受助学生身上,就是助学金到账时的安心,是助学贷款审批通过时的释然,是勤工俭学岗位上的成长。而我们的故事,终将成为政策温暖的注脚——那些在困境中依然紧握的笔,那些在实验室里反复练习的手势,那些走向基层、扎根一线的脚步,都是对“守诚信之本,怀感恩之心”最生动的诠释。
窗外的玉兰树又在抽新芽,想起报到那天看见的资助宣传栏:“不让任何一个梦想因贫穷而凋零。”如今的我,正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善意奔跑在追梦路上。我知道,在千万个像我这样的家庭里,还有无数个“春芽”正在破土而出——他们终将明白,所谓“诚信”,是接过温暖时的郑重承诺;所谓“感恩”,是把这份温暖化作照亮他人的光。而这,正是资助政策最动人的力量:让每个生命都能在爱与希望中,长成自己最好的模样。